八通關古道之雲龍瀑布-東方足跡人文生態導覽解說團隊
清朝自收復台灣後,從1683年到1895年的212年期間,官方對台灣的管理可說是非常的消極,甚至可說是其讓台灣自生自滅的來形容,導致台灣民變不斷,械鬥頻繁。直自1874年的牡丹事件,日本以保鄉衛民的名義,在台灣屏東車城的"瑯嶠灣"上岸,征討當時牡丹社原住民,並長達半年的盤據,最後在清朝派遣沈葆禎來台與日本西鄉從道的談判後,日軍在清朝提出有利的條件下,才於1874年12月離開台灣,此時清廷才意識到,台灣在地理軍事上的重要性。

沈葆禎藉來台的機會,徹底巡視了台灣各地的行政防務和體察民情風俗,發覺台灣當時南北地位上有所失調,因而增加幾個行政管理區域,並也亟思想改善臺灣前山與後山的地形阻隔,而造成交通困難的問題,也加強對山區番人的教化。因而有了對開山撫番的基本管理方針,其積極開發後山地區,所以下令打通前後山聯絡通道,並分北路中路、南同時進行;而其中路的八通關古道,便由當時任台灣總兵的吳光亮親督執行。

八通關古道1875年1月開闢,從南投竹山(林圮埔)至花蓮玉里(璞石閣),全長150公里,約1874年11月完工,因當時屬清朝官方派遣2000名士兵所開闢,規模頗大路寬6尺遇岩石便砌石式築成階段遇溪流便舖棧道沿線要地還設置營壘,可見當時清朝對此路線的重視。八通關完成之後清廷即刻廣募眾民,開放漢人入山開墾,而在拓墾政策因天然環境及原住民對土地主權的強勢捍衛因而成效並不好在這種情況下,最後八通關古道僅在20年間,就漸漸少人使用,而成了廢道

東方足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東方足跡會員2024/01月活動-嘉義小旅行     主辦人員:東方
進入了2024新的一年,將近一年沒為同學辦理戶外休閒活動了,這次終於可以撥點時間,帶著喜歡吃喝玩樂,熱愛聽人文看風景的同學們一起去瀧流連囉。

東方足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巴福越嶺古道&桶後越嶺古道-東方足跡人文生態導覽團隊
本次巴福越嶺古道&桶後越嶺古道的行程,是特為北上不易及交通不便的中南部夥伴們而開辦的古道之旅,也是本團隊未來規劃北部古道的踩線行程
這兩條古道都是北部相當知名的古道路線,其特殊的自然生態和歷史人文,與南部之前所走過的古道,有著極大的差異性,如果你喜愛探索古道,親近自然的朋友,我們真的很推薦南部朋友,走走我們在北部所規劃的這兩條路線,不然以後想參加,明年就要自行到台北集合了!!

東方足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玉山登山古道-東方足跡人文生態導覽團隊
玉山,臺灣最高峰(3952公尺),台灣百岳之首,也是鄒族與布農族的聖山,從古至今一直是臺灣的精神象徵,不少勇者費盡心思,只為登上臺灣最高峰。無論是原住民或是不同族群,都打從心裡景仰著玉山

東方足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龍坑生態保護區-東方足跡人文生態導覽解說團隊      
【龍坑生態保護區】是墾丁環礁地形中,相當能凸顯墾丁珊瑚礁海岸特色的一處天然美景,位於鵝鑾鼻東方約1.5公里,是東海岸最接近南邊的一段。龍坑保護區全區為隆起的珊瑚礁地形,由於地處鵝鑾鼻夾角的端點,冬季海浪拍打著礁岸,旺盛的侵蝕作用,造就了龍坑保護區內的崩崖、裙礁、峽谷等獨特的地形,由於形狀像條龍,龍坑因而得名,二一五種珊瑚礁海岸植物滋養其間,並有種類繁多的鳥類和爬蟲類等,不論是珊瑚礁地形或是動植物生態都深具研究的價值,所以被列為生態保護區。

在龍坑生態保護區旁亦有一不可錯過的景點─珊瑚礁台地,前往的途中須先經過一段防風林,在那可聽到台灣特有的鳥類,如畫眉、小彎嘴畫眉等鳥叫聲此起彼落,出了防風林映入眼簾一片珊瑚礁台地,佈滿著巷許多特殊的植物生態砂地植物及海岸高位珊瑚礁植群,如草海桐、馬鞍藤、蔓莿、白水木、水芫花、白水木等等,龍坑可能是全台白水木族群最龐大地區。為保護這片珊瑚礁台地,墾管處設有木棧道保護,繞著木道走,體驗不同海蝕珊瑚礁與海構成的美景。

東方足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走讀關山越嶺古道-東方足跡人文生態導覽團隊
清廷甲午戰爭戰敗,將臺灣割讓給日本後,自此臺灣便進入日治時期。而在日本統治初期,日本當局對於高山原住民的族群文化及生活習性不甚了解,因而使得日本在高山原住民的治理上,有一定的矛盾和衝突,因而造成許多人員上的傷亡,尤其到了1914年,時任臺灣總督佐久間左馬太執行了「五年計畫理蕃事業,來防止山區原住民滋事叛亂,所以強力繳收原住民所持有的獵槍舉動,更導致當地原住民極度不滿,使得南臺灣後續爆發逢阪事件大關山事件,及其他多次反抗事件,所以日本政府為能壓制與監督新武呂溪及荖濃溪流域的布農族人於1926年至1931年間,由西面的高雄六龜,至東邊的台東海端,闢建了全長約170公里的關山越嶺古道,成為當時日治期間南部重要的「理蕃道路」

東方足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杉林溪生態園區/爭楓癡槭系列活動-東方足跡人文生態導覽團隊
11月底至隔年1月初,既來到觀楓賞槭的季節,由北至南,天氣漸漸轉涼,各個風景區的楓葉也將陸續轉紅,東方足跡選定了幾處賞觀變葉植物的好去處,搭配著專業解說老師,在這美麗的季節,一同留下美麗的回憶。

東方足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阿朗壹古道&浸水營古道-東方足跡人文生態導覽解說團隊 
阿朗壹古道(原名為 琅嶠-卑南古道),是清朝期間屬於琅嶠卑南古道的其中一段,為昔日原住民打獵、學者探險紀錄的路線、更是先民拓荒的舊道。在清代官方還沒整理前,它是恆春半島先民們走的羊腸小徑,臨接海岸的部分就依當下海潮情況,必要時涉海水而過,一直到牡丹事件後,恆春設縣,撥專款整修並編為官方道路使用,日治期間,古道雖然逐漸少人使用,但恆春地區還是利用它通往台東最為便捷安全,尤其若楓港以北,山區道路遇到坍方,河水暴漲,恆春卑南道還是可做為當時送往公文,人員移動的最佳替代選項。

東方足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三條崙古道-東方足跡人文生態導覽解說團隊
說起三條崙古道,可能很多人對此古道覺得很陌生,但用浸水營古道來稱呼,必定很多人就認識他了。目前全段三條崙古道都慣稱為浸水營古道,山友旅人也都以大漢林道23.5K處的古道起點至姑仔崙吊橋作為東段徒步路線,其實很多人都不知道,在西段大漢林道的車道旁,還保留了一條全長約10公里三條崙官道遺跡。但由於坍方及走山因素,路段崎嶇難走,所以這條古道,也有一甲子無人到訪

東方足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哈尤溪是屬屏東隘寮北溪的支流,源頭就是知名小鬼湖,因岩層富含鐵質及各種礦物,泉脈自岩壁縫流出,經硫磺的沖刷,將岩石染成紅、黑、黃、白等多種色澤,與壯麗的峽谷結合,猶如一幅天然的畫作。這幾年受到網路口耳相傳下,哈尤溪現行成為每年秋冬最夯的路線,並且限定在1月至4月間才能出團,因為這期間溪水水量較小,溯溪較為安全,有興趣或有能力者,一定要跟我們走一趟喔!!
2020年霧台鄉申請為原住民族地區自然人文生態景觀區,因而哈尤溪該景觀區將由在地人依法管理,凡要進入哈尤溪的所有遊客都須向霧台鄉公所網路申請,或住宿在霧台大武部落並由族人帶領下才准予進入喔!!

文章標籤

東方足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